

信用服务热线:010-15110226888
信用动态
资讯分类

品质至上
政策扶持
企业助力
积极引导绿色消费
- 来源:求是网
- 发布时间:2023-11-20
- 访问量: 311
【概要描述】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召开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启动会,对首批232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将于12月底前公布。
【概要描述】绿色产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手段,而积极引导绿色消费是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此,必须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培育消费者的绿色价值观与绿色消费习惯,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从绿色价值观和消费习惯的源头出发,实现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引导,提升我国绿色消费市场的需求力,为绿色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消费
- 分类:政务诚信
- 作者:
- 来源:中国环境
- 发布时间:2023-11-20
- 访问量:
详情
绿色产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手段,而积极引导绿色消费是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此,必须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培育消费者的绿色价值观与绿色消费习惯,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从绿色价值观和消费习惯的源头出发,实现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引导,提升我国绿色消费市场的需求力,为绿色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消费引擎。消费者的绿色价值观在生态支付意愿、低碳交通方式选择、节约消费行为等情境下发挥作用,是绿色消费行为的源头。绿色价值观的培育可经由立法、正规教育、社会网络和大众媒介等方式实施,尤其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绿色价值观宣教功能,传播绿色知识与行为规范。绿色消费行为的坚持也离不开消费者绿色消费习惯的培养。应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为契机,通过绿色产品营销、亲友推荐、媒介推广、社区宣传等渠道打造绿色消费习惯新风尚,通过网络虚拟社区互动、绿色消费与服务体验提升绿色消费的情感认同及品牌忠诚度、行业认可度,通过倡导绿色产品消费、绿色饮食、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等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投资,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
提升绿色消费的品牌影响力,促进绿色产业链集聚发展。绿色消费的品牌影响力反映的是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以及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对供应链上企业的集聚力。随着绿色营销、绿色认证、虚拟品牌社区互动等策略的推进,绿色消费的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促进绿色产品企业实现对绿色产业链的整合与布局,这也将进一步影响未来绿色产业的发展格局。首先,要支持绿色产品生产企业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突破企业边界,利用品牌力优势,加强行业厂商与产业链的互动与参与。其次,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绿色产品生产企业集聚区,强调集聚区内的品牌与产品的差异化布局,注重专业化分工合作。最后,鼓励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基于品牌溢出效应,积极开展绿色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绿色设计与开发、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物料循环与资源化利用等,协同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共同绿色发展。
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绿色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属性。绿色消费需求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路线及产品环境价值属性,随着绿色消费需求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纳环境创新路线替代传统的产品改良路线,产品环境价值属性也得到相应提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需要从产业层面的顶层设计出发,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主导、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绿色技术突破、创新成果转化、绿色产品与服务价值增值。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加速扩散蔓延,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要抓住产业数字转型的机遇,加快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绿色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一要面向客户价值链,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攻关,即聚焦绿色产业目录、加快突破客户价值链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建成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二要面向行业价值链,充分发挥绿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建立一批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绿色技术创新联盟,力求突破行业绿色创新关键技术瓶颈;三要面向产业价值链,完善绿色技术全链条开发转移转化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联盟、绿色供应链联盟、绿色技术转移、交易和产业化服务平台,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利益共同体,推进关键技术的合作研发、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充分尊重各主体对联盟和平台的贡献,强化知识产权管理与利益回报。
加强质量和品牌监管,建设绿色产业标准和品牌强国。绿色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与品牌监管,包括法律体系的构建、绿色产业标准的制定、绿色产品质量回溯制度的建设等。要强调企业的绿色责任,促进企业实施环境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和绿色产品质量;要强调消费者的绿色责任,明确消费者在废旧商品回收、低耗能产品消费等方面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对不合格绿色产品的监督义务。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建设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协同推进绿色产业目录中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企业标准制定。支持绿色产品的品牌发展战略,以品牌企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健全绿色产品质量回溯制度,通过链责任分担机制实现对绿色全产业链的质量监管和责任追究,培养一批市场信誉度高、国内外影响力大的具有特色的绿色产业品牌企业。加强绿色消费的消费者监管制度安排,营造绿色消费规范的市场环境。(作者系江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什么是绿色消费?
下一个:
关于绿色消费的几点思考
上一个:
浙江宁波:信用宁波建设让守信者得实惠